工程簡介:
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項目17日在沙特利雅得舉行的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正式頒布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分為三大類,一是世界文化遺產,包括文化景觀。二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截止到目前,我國共有自然遺產14項,雙遺產4項,數量最多的是文化遺產39項,比如在1987作為中國第一批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長城、故宮、敦煌莫高窟等,其中還包括6項文化景觀,他們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云南紅河哈尼梯田、廣西花山巖畫、廬山、五臺山以及此次申遺成功的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特指人與自然的共同作品。茶是世界上人類利用歷史最為悠久的品飲植物之一,但此前,世界遺產名錄中尚無一例茶類遺產,而同樣作為品飲類的葡萄酒(園)類遺產已有10項,咖啡類遺產2項,香檳遺產1項。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全球第一個茶類農業文化遺產。
景邁山古茶林(無人機照片,8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公元10世紀,布朗族先民遷徙至景邁山,發現和認識野生茶樹,利用森林生態系統,與后續來到的傣族等各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種植技術,歷經千年的保護與發展,形成這一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保存完整、內涵豐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個古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護林共同構成,至今仍保持著蓬勃生命力,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智慧結晶,也是人與自然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景邁山大平掌古茶林一景(無人機照片,9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17日的會議決定認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符合世界遺產標準,這一獨特的古茶林保護管理體系充分尊重當地氣候條件、地形特征和動植物種群,實現了對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及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展現了山地環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對自然資源互補性利用的獨創傳統。遺產構成要素中的村寨與傳統民居建筑在選址、格局和建筑風格方面,也體現了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和利用。
被山林與茶園環繞的景邁山翁基古寨一景(無人機照片,9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填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茶’主題項目的空白,生動展現了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杰出成就,彰顯了中國在世界茶葉起源、種植、貿易和茶文化傳播領域的主導地位。這個項目也是‘活態’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案例’?!蔽幕吐糜尾扛辈块L、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會議現場說。
在景邁大寨古茶林入口處矗立有“景邁山古茶林”字樣的標識(8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李群說:“中國將在加強規劃、應對氣候變化、鼓勵村民參與、規范旅游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確?!斩斑~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永續傳承,并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承擔更多責任,為推動各國文明交流互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section>
4月19日,當地村民在景邁大寨古茶林采摘春茶。新華社發(盧磊 攝)
來源: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